目前,大量的氨氮废水排放已经成为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氨氮已超过COD成为地表水体的主要污染源。随着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加快,污染物排放增量造成的压力大。大量氨氮废水排入水体不仅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黑臭,且提高了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甚至对人群、生物产生毒害作用。氨氮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已引起环保领域乃至范围的高度重视。针对氨氮废水研发出多种技术,对氨氮废水中氨氮去除具有较好效果。
氨氮过高产生的黑臭水体
吹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废水中所含的氨氮等挥发性组分的实际浓度与确定条件下平衡浓度之间存在的差异,在碱性条件下使用空气进行吹脱。由于在吹脱过程中气相中氨气浓度始终小于该条件下的平衡浓度,因此废水中溶解的氨可穿过气液界面进入气相得以脱除。通常以空气作为载气,若用蒸汽作为载气则称为汽提法。在大型合成氨装置或蒸汽充足的条件下,氨氮废水处理一般都采用汽提法(蒸氨法),汽提法是利用蒸汽与废水接触,将废水中游离氨蒸馏出来,以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当向废水中通入蒸汽时,蒸汽与废水在填料表面上逆流接触进行热、质交换,当废水的蒸气压超过外界压力时,废水开始沸腾,氨加速转入气相,废水中的氨不断向气泡内蒸发扩散,当气泡上升到液面时,破裂释放出其中的氨,大量的气泡扩大了蒸发表面,强化了传质过程。由于通入的蒸汽升高了废水的温度,使得氨分子易于脱除。
在研究影响吹脱效率的因素方面, 环瑞对废水经过加压雾化与上升的空气逆向接触,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对氨吹脱的模拟实验表明,氨氮脱除率随废水pH和吹脱温度的升高、吹脱时间的延长、空气量的增大而增加。研究了吹脱过程中废水pH、气液比、水力负荷、氨氮负荷对氨氮脱除率的影响,确定其影响的显著程度依次为:废水pH >气液比>水力负荷>氨氮负荷。
目前,国内较多采用吹脱法处理氨氮废水, 对吹脱法的研究和应用也逐渐普遍。但现在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研究停留在考察废水pH、吹脱温度、气液比、吹脱时间等参数对氨氮脱除率的影响,而对关键参数和吹脱塔结构设计以及填料选用等方面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在采用吹脱法处理氨氮废水时,不仅需要关注如何提高氨氮脱除率,还应考虑如何防止二次污染。